重要通知
《中国化工贸易》版面紧张,请大家踊跃投稿。 投稿邮箱 : zghgmy@zghgmy.cn
中国化工贸易版权信息

主管单位: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

主办单位:中国化工信息中心

编辑出版:《中国化工贸易》杂志社

国际标准刊号:ISSN1674-5167

国内统一刊号:CN11-5717/TQ

期刊级别:国家级刊物

语   言:中文

周   期: 旬刊

出 版 地:北京

语  种: 中文

开  本: 大16开

投稿邮箱 :zghgmy@zghgmy.cn

在线编辑QQ :3590271337

在线办公
联系我们

投稿邮箱 : zghgmy@zghgmy.cn

编辑部QQ: 3590271337

官方网址: www.zghgmy.cn

实施“关改搬转”破解“化工围江”

时间:2019-05-09  点击:775


       

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峡工程所在地、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,是维护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、承担流域环境调节功能的重要枢纽,生态地位举足轻重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宜昌落实“两山理论”和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要求,外修生态、内修人文,以压倒性力度保护长江母亲河,带头重拳破解化工围江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、全民共建生态文明,全市城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%,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7.6%,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结构趋优、质量向好、生态变美。2018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、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,对宜昌破解“化工围江”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法给予充分肯定,赞许“这样做才是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,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。”

壮士断臂“关”

为确保“一江清水向东流”,面对生态建设还旧账和经济发展赶新课双重任务,宜昌关闭不达标化工企业30家、煤矿11处、规模以上磷矿开采企业29家、熱电厂2座、土砖窑86座、规模养殖场33家,关闭长江干线非法排污口26个、采砂场134家、非法码头151家,取缔长江、清江以及湖库网箱养殖近8300亩,长江干流沿线1公里及支流流域内入江工业污染全部清零、网箱养殖全部清零、非法排污口和码头全部清零,人员、设备、垃圾、土地“四清”做法在全省推广。

严格标准关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,出台化工产业转型“三年行动计划”、畜禽养殖和湖库养殖规范方案、非法码头规范方案、产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等,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。

依法依规关。坚持铁心、铁面、铁腕、铁纪、铁痕,从严落实能耗、环保、质量、安全、技术、产能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,加大公益诉讼力度,增强执法刚性。

科学稳妥关。坚持宣传引导在前、关停推进在后,一手抓关闭拆除、一手抓帮扶服务,全力防范社会风险,切实守住了稳定底线,获得国家综治“长安杯”奖。实行人性化操作,抓好企业员工转岗安置和社保接续,帮助企业化解债务、寻找出路,把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。加强设备拆除安全技术指导,加快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,全面做到“四清”,未发生二次污染和安全事件。

突出创新“改”

立足常态长效,坚持以改革理念破解发展难题,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做法。

直击痛点改机制。针对长效机制少、力量不集中等工作难点,创新保护机制,用法律、制度、标准“三位一体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加强地方立法,颁布实施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、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,对黄柏河全流域及城区34块绿地、8处山体、2处水域进行永久性保护,初步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体系。创新综合执法,成立全省首个流域性综合执法部门“黄柏河流域综合执法管理局”,整合环保、水利、国土、农业等多部门6项行政监督检查、96项行政处罚、14项行政强制职能,统筹行使执法权,有效破解“九龙治水”难题。创新“公安+环保”执法模式,在全国首创组建环保警察队伍,累计侦办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37起,刑事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57名。

绿色生产改技术。围绕支持扩产增效、推动智能化改造、加快技术创新、促进产业集聚、引导绿色发展等方面,实施工业技改三年行动,市级每年投入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不低于10亿元,2018年实施技改项目612个,投资额同比增长32.3%,民间投资增长21.1%。推进绿色清洁种养,推广节肥、节药、节水等绿色生产技术,规模利用沼气、有机肥、生物燃料等资源,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、统防统治、绿色防控、生态养殖等绿色种养殖模式,全市化肥用量同比降低2.78%,水稻、柑橘、茶叶等大宗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2%,农作物农药使用量下降3.37%,155家畜禽养殖场(小区)实现粪污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。

痛下决心“搬”

搬出生态敏感区。统筹工程治理、避灾搬迁、易地扶贫搬迁、土地整治和城镇化建设等资金项目,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,大力推进工矿企业、居民搬离县市饮用水源地、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建设。近年来,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164个,在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搬迁避让,生态贫困地区易地搬迁15206户39228人,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。

搬进专业工业园。引进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打造宜都、枝江2个专业化工园区,面积达34平方公里、33.3平方公里。提高入园标准倒逼企业提升,让企业在搬迁中实现转型升级,对36家分散在园区外化工企业逐企制定改造升级和搬迁政策、列出搬迁计划,已搬迁2家,21家已启动,市级设立10亿元引导资金、5亿元搬迁入园专项资金,引导支持化工企业加快向绿色化、集聚化、循环化、精细化、高端化转型。发行全国首只长江大保护绿色债券,规模30亿、期限15年,其中所筹资金的15亿元将用于长江宜昌段化工污染治理及园区绿色化改造二期项目。

搬向要素承载地。立足宜昌半山区半平原实际,打破县级行政区划,探索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支持生态容量、发展空间有限地区的企业,搬到交通便利、空间充足、要素丰富、产业完善的平原县市建设专业园区,实行项目共建、产业共育、环保共担、利益共享。五峰县在枝江市建设的民族工业园,创造工业产值占五峰全县三分之一。

以质为先“转”

加快质量、效率、动力“三大变革”,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价值。

提升含新量转。着力打造创新链,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,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全市建成工程技术中心146家、重点实验室57家,专利授权量达5035件、增长63.16%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82家,认定高新技术产品912个。着力发展新业态,聚焦精细化工、食品生物医药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现代物流以及文化旅游五大千亿产业,电子信息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比增长20%,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.16%。宜昌入围中国康养城市50强第26位。着力培育新动能,创新推出“集中开工+集中签约”组合形式,每月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。着力创造新环境,加快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、开通中欧宜昌班列、打通南向通道,在中部率先开通宜昌至广西钦州港铁海联运通道,长江三峡枢纽“大分流小转运”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交通环境明显优化提升。

提升含金量转。宜昌全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,加快提升产品质量、服务质量、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,以全领域的增质增效,推动企业做强、经济提质。加大“进规”“单项冠军”“隐形冠军”企业培育,涌现出一大批行业小巨人。兴发成功开发电子级磷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人福成为亚洲最大的麻醉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。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.9%、提高2.5个百分点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0亿元,占GDP比重达10.6%,第三产业产值高于GDP增速7.1个百分点,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2016年末57.7%上升到67.4%,提高9.7个百分点。

提升含绿量转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年内38家煤矿将全部关停退出。创新用能权交易,凡年用能1万吨标煤以上的项目,对超额部分实施有偿申购、差别收费。全市13家企业和园区入选全省循环经济试点。建成12个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、面积97.5万亩,“三品一标”产品达到516个、居全省第一,拥有绿色食品品牌154个。201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.14%、地耗下降5.32%、水耗下降13.7%。依托农村绿水青山、田园风光、乡土文化等资源,大力发展休闲度假、养生养老等,绿水青山成为强市富民的“金饭碗”。

系统科学“治”

遵循自然生态的整体性、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,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为统领,全面系统治水、治土、治气,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
点面结合治。由点及面,以黄柏河等入江支流、城市河流等为重点,率先开展流域综合整治、探索经验,由点成线抓好船舶污染防治、库区清漂、無序码头集并、农村垃圾治理、园区乡镇污水处置及面源污染防治等全域流域治理,由线成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。实施水环境治理、污染土地修复、长江岸线生态修复、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、废弃矿山生态恢复、江河湖库综合治理与湿地保护恢复等九大工程。

内外协同治。在市内,打破行政区划,以流域为主轴,促进各县市区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协同治理、合作共赢,按照市域内的长江干流、清江流域、香溪河流域、沮漳河流域和黄柏河流域统筹布局,划定重要节点开展生态保护,实施“双核驱动、多点支撑、协同发展战略”,让经济发展扎根“山水”,解决生态守护和发展之间冲突问题、区域间生态治理协调问题,塑造生态引擎。在市外,以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为统领,主动与长江宜昌段上下游、左右岸地区对接,推进顶层设计、产业规划、项目建设、治理修复对接协同,建立香溪河流域与神龙架、沮漳河流域与荆州荆门、清江流域与恩施的联席会议制度,编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,形成上下游联动、跨区域保护水资源安全的格局。

市场参与治。推进政府出政策、社会出资金、企业出技术,加强市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,促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。与三峡集团签署《共抓长江大保护 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》,促成三峡集团环保基金落户宜昌,全力推进总投资103.8亿元的宜昌主城区污水厂网和生态水网共建示范项目建设,猇亭、秭归污水厂网建设工程等先导工程正在有序推进。

全民参与“绿”

全域复绿。出台全域生态复绿总体规划,突出本土化、彩色化、景观化、效益化,以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生态复绿为重点,实施长江干支流岸线复绿、公路绿色通道提升、精准灭荒、关停废弃矿山复绿、临时占地复绿6大工程,创新片状复绿型、提升增绿型、原生保护型、垂直绿化型、破硬复绿型、宽林带绿色廊道、节点景观型、生态驳岸型8种模式,全力打造长江水岸生态休闲廊道,主要道路绿色景观通道。全市复绿36843亩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%以上,居全省市州第一。

全城留绿。坚持“为长江留绿、为发展留白”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总体规划,实施生态功能红线、环境质量红线管控,对生态用地只征不转,确保生态空间只增不减。实施城区山体修复保护106公顷,建成城市绿道108公里,建设海绵城市7.2平方公里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6.7公里、绿色建筑171.3万平方米,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.4%以上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。全力建设花园城市,丰富城市色彩。推行深度保洁、以克论净,实施机扫、洒水、吸尘、捡拾一体作业。

全员护绿。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文明城市建设,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同时,让主动践行绿色低碳成为市民思想自觉,清洁节约成为行动规范,爱惜生态环境成为全域理念。倡导绿色出行,在全省率先建成BRT快速公交系统,建成覆盖城区、连通郊区的自行车路网,城市轨道交通正在抓紧实施。开展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,累计处理餐厨垃圾12716吨。坚持分类化收集、减量化处理、资源化利用,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,农村垃圾处理率达95%。


本文由: 中国化工贸易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
中国化工贸易杂志社编辑部

2019-05-09

上一篇: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下一篇: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